打破學術界的高牆—開放近用期刊的發展史

鄭婷宇/編譯

2011 (CC) Petras Gagilas, "breaking water" @ flickr, CC BY-SA 2.0.

國家用納稅人的錢資助學術研究,但這些研究成果卻被禁錮在期刊出版商的付費高牆之後,除了繳稅,民眾還得再付費才能取得這些知識;研究者耗費心血的研究成果,無償送交出版商,但圖書館卻得付出大筆費用買回期刊供研究者使用。出版商所樹立的高牆,橫亙在知識的生產與散播過程之間。

網際網路的出現,為打破學術高牆的開放近用運動提供了新利器。從預印本的線上交流系統到摸索出開放期刊的商業生產模式,研究成果終於能自由流通。在打倒學術高牆的嘗試過程之中,距離讓任何人都能獲得知識的開放近用理想,又更近了一步。

 

開放近用運動的先驅:arXiv

arXiv 創立於 1991 年,創辦者 Paul Ginsparg 是物理學、計算機科學的教授,任教於康乃爾大學。對科學研究而言,知識流通的速度十分重要,研究成果若等到期刊正式發布才公布,不僅可能會讓他人搶先取得原屬於自己的光榮,對其他研究而言,耗費心血鑽研已知的發現亦是一種浪費。因此,Ginsparg 架設一個讓高能物理及數學家能上傳自己預印本(尚未發布於須經同行評審的科學期刊上的草稿)的伺服器,稱為 arXiv。

TeX 排版系統的發明,讓科學家得以用電腦排版自己的著作,大幅改善出版過程與產出的質量。同時,以 TeX 格式撰寫的文章可透過電子郵件傳送,促進了跨平台的兼容性。在此之前,作者通常以影印新作,郵寄給對方的方式交換資訊,但受限於實際因素,交換的文章量很少。透過電子郵件,一鍵寄送便可發送文章給上千位聯繫人,許多文章的第一版便是自電子郵件的往返中誕生。再者,電子郵件的交換能避免預印本分發系統中存在的不平等訪問問題。

原本,Ginsparg 只打算每年接收 100 份預印本,但在 ArXiv 剛成立的半年內,便收到 400 份。截至 2015 年止,arXiv 共收到 105,000 份預印本上傳,達到 1.39 億次的下載量。arXiv 成長快速,收錄的文章範圍從最初設定的高能物理,擴展到其他領域。arXiv 成功的建立起線上共享預印本的文化,這樣的轉變並不容易,對其他學術領域而言,邁向數位及開放化的路途仍然道阻且長。

 

知識生產的新革命:Scholarly skywriting

另一個推動開放近用運動的關鍵人物是 Stevan Harnad,是魁北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以及南安普敦大學的電子及計算機科學的教授。Harnad 跟 Ginsparg 同樣對預印本的流通感興趣,後者架設的 arXiv 以文章的交流為出發點,而 Harnard 著眼的則是利用網路跨越時空的連結性,讓科學家得以在預印本階段就讓同行評審,幫助彼此進步的可能性。除了在研討會正式發布研究成果,學者們常在預印本階段進行許多非正式的同行評審,且預印本及技術報告的散播往往也比正式版本更廣泛。既然如此,Harnad 認為電子網絡有望組成一個橫跨全球規模的知識交換系統,將研究著作從投稿、同行評閱到出版的過程線上化,達到即時且開放評論的優點,他稱此機制為 Scholarly skywriting(空中學術寫作)。

「這是繼人類發明語言、文字及印刷出版之後,第四波生產知識的革命。」Harnad 如此評論空中學術寫作對學術出版帶來的突破性,並在 1989 年,以此方法出版了 Psycoloquy,堪稱學界第一本開放近用的期刊,雖然「開放近用」一詞在十年後才出現。空中學術寫作大幅增加知識交流的速度與廣度,透過網路的連結,研究者能即時討論發表的文章,給予及接收來自世界各地的同行的意見反饋,每一筆的貢獻都記錄在網路上,以便之後看見的同行能了解及追加回饋。

 

期刊出版線上化:SciELO

在拉丁美洲,開放近用運動隨著 SciELO 的成立而迅速興旺。Scientific Electronic Library Online(簡稱SciELO)成立於 1997 年,專門提供索引與國內十項書刊的免費內文。國際中普遍使用但爭議性高的 Impact Factor(影響因子)對發展中國家的學術研究很不利,為了提升巴西學術研究的國際能見度,SciELO 的項目案於焉誕生。SciELO 免費開放全文內容,提倡期刊交互運用,以文章下載和引用數來評價期刊。

由於 SciELO 的技術平台使用開源軟體,各方感興趣的貢獻者都能合作開發新功能,也允許非 SciELO 索引的期刊資料庫使用此平台,例如採用 SciELO 方式發布期刊的大學。開放源碼的採用,使此平台不僅獲得開發與維護的動能,也擴大了文章收錄與引用的範圍。

「SciELO 有兩個目標:其一是將期刊出版的作業線上化;其二為處理發展中國家的學術期刊長期知名度低落的問題。」一篇為慶祝 SciELO 成立 15 周年的文章如此評論。2013 年的 SciELO 已發展成一個分散式但可互相操作的網絡。目前,已有來自拉丁美洲及其他地區的 15 個國家參與 SciELO,出版超過一千份期刊的文章,並累積超過五十萬篇期刊文章的貯存量。隨著科學研究知識更新的速度不斷加快,SciELO 從起源地巴西邁向國際化的趨勢指日可待。

 

開放近用期刊之商業模式的創立

1997 年 8 月,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 (NIH) 創辦 PubMed 數位圖書館計畫,收錄生科醫藥等領域的文章,供人們透過資料庫免費搜索。雖然 PubMed 並未免費提供全文,但摘要檢索使查詢者能概略掌握可能性,成為推動美國往後開放近用運動的重要動力。

隔年,英國出版商 Vitek Tracz 拜訪了同時經營 PubMed 與 GenBank(一個開放的 DNA 資料庫)的 David Lipman,表明自己認為建立一個研究論文的中央貯存庫的時機已成熟。搭配網路科技的成熟,學者只需將自己的論文存入中央貯存庫,就可繞過出版商,自行獨立出版。如此一來,研究的發布與取用將可擺脫過往的限制,免費且自由的取用將帶來可觀的效益。儘管 Lipman 對此有興趣,也掌握基礎設施、技術與經營大數據庫的經驗,但卻分身乏術,無法實現此一理想。

Tracz 其後發起一份完全線上化經營的期刊,收錄生科與醫藥領域的研究於一個開放的貯存庫。這是第一次由出版商創辦開放近用的期刊的嘗試,這創舉為學界的開放近用帶來關鍵的創新。雖然前述提及的 arXiv 已證明線上出版科學論文的優勢,但尚未出現任何穩定的商業模式可支撐論文免費釋出給大眾的成本,畢竟期刊經營仍有支出存在。Tracz 將商業模式反轉,從向讀者收費轉而向作者方收取服務費用。開放近用期刊將自己定位為中介者,媒合審稿者與投稿的文章,繼而向作者所在的研究機構收費。此模式不僅可供期刊維持營運,也能透過網路連結向大眾開放經過同行評審,品質把關過後的研究成果。Tracz 將依此模式建立的新期刊命名為 BioMed Central。

自己的出版自己辦!

NIH 的院長 Harold Varmus 對開放近用抱持讚許的態度,相信網路能重建出版與資訊流通的架構,提議讓 NIH 提供一個對所有人開放的科學研究資料庫的新服務,稱為 E-biomed。此計畫引來傳統出版商的強烈抨擊,擔心美國政府將成為威脅出版業命脈的強敵。畢竟,PubMed 僅提供書目資訊,但 E-biomed 會提供全文的免費連結。出版商不願提供論文出版六個月後的免費開放權限,將其擴展到一年,引起 Varmus 的批評「這是不可接受的阻礙。依靠國家資助的科學研究來獲利的期刊,卻不願意改善社會獲取研究成果的途徑。」

隨後,一群科學家們在 2000 年發起一場抵制出版商的運動,來自一百個國家、多達三萬名的科學家簽署聲明,表示不再投稿、提供審查與編輯服務及單獨訂購不同意將其文章存放在 PubMed Central 的期刊。然而,出版商對這威脅完全不為所動,只有不到一百家期刊響應,這在總計六千多家出版商的產業來說,只是九牛一毛罷了。沒多久,連原先簽署參與的三萬名科學家也紛紛放棄堅持抵制,這場翻轉運動就此告吹。

儘管吃了出版商的閉門羹,又糟科學研究同業背棄,但發起這場運動的公共科學圖書館 (PLoS) 並沒有灰心。既然出版商不願支持 PubMed Central,公共科學圖書館就自己作出版商!他們以 PLoS 為名規劃創辦計畫,採用 Tracz 辦理 BioMed Central 的商業模式,向學術機構索取支付其研究人員發表文章的費用,將出版費視為研究成本的一部份。此計畫得到 Gordon 與 Betty Moore 基金會贊助 900 萬美元,足夠 PLoS 自給自足五年。PLoS 在 2003 年推出第一刊的生物學,並於 2004 年推出醫學,漸漸步上軌道。

----

相關連結

 --

 open access, open access journal, preprint, academic publishing, arXiv, Scholarly skywriting, SciELO, PL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