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金直接或間接贊助產出的研究報告與資料應該開放近用-美國與歐盟各有重大進展!

林誠夏/編譯 2016.07.18

開放近用 (Open Access) 的推動,近期在美國與歐盟皆將有可能產生重大變革!首先在美國方面,副總統 Joe Biden 本年度四月份於美國防癌協會大會上,以總統 Barack Obama 指定擔任「防癌變革促進會 (Cancer Moonshot Initiative, CMI)」領導人的身份發言,Biden 在公開演講中呼應與引用 Creative Commons 現任 CEO Ryan Merkley 於 Wired 發表的專文「付費去閱讀你資助的研究報告-那真的荒唐 (You Pay to Read Research You Fund. That’s Ludicrous)」,並指出面對癌症防治,研究者、學術機構、病人團體、私部門與政府之間的協力互助是極為重要的,並承諾 CMI 將於美國國家健康機構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的架構下,力促成為相關研究報告與資料開放近用的指標示範專案,不僅要讓研究成果能以機器可讀的格式與資料結構提供,以利下一代的超級電腦可以直接分析獲取更多發現,更可能在研究成果的授權上,採更開放的態度,來提供這些公部門資金贊助的專案成果。

Joe Biden at the annual conven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in New Orleans, April 20, 2016, Official White House photo by David Lienemann provided without restriction under U.S. copyright laws.

Biden 說:「試想如果說我們不再將防癌研究的秘密遮蔽在期刊的付費牆後,付費的期刊僅付費使用者能夠受限地利用其資料庫,而是取而代之將我們知道的『開放』給所有人,並在我們有生之年讓整個世界都可以加入全球癌症防治的戰役?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也許有一些為何不能這樣做的理由應該被回覆,就像我認為應該要這樣做才對 - 我希望聽眾也可以發表您的看法,目前我還沒有提出這樣的作法成為正式的建議,但這個推動對我來說看來是重要的,而這個問題的討論也是重要的。」

美國以稅金挹注防癌研究一年的資金約為 50 億美金,但當研究成果一經發表,幾乎都閉鎖在期刊付費的高牆後,Biden 指出應該要有更好的方案促進這些科學資料被更快速的流通與利用。無獨有偶的,本年度五月份歐盟於布魯塞爾召開了增進競爭力評議會 (Competitiveness Council),與會的代表包括歐盟各國主管科學、創新、貿易,以及產業發展的大臣或部長們,會後評議會成員取得共識,將支持現任歐盟科學長 Carlos Moedas,力推在 2020 年之前,將所有公部門資金贊助產生的科學研究報告,以 Open Access,容許公眾自由接觸、自由利用的模式提供!依此評議會發言人所表達的,此一決策現階段並未入法,但仍是一個對 28 個會員國,示意明確的政治指示與行政指導,最重要的是,與會的重要成員彼此間已建立了合作推動的共識。

那麼 Open Access 到底是什麼呢?一般來說,Open Access 最簡要的意涵,指的是研究報告、研究資料在瀏覽與閱讀上不設定對象的限制,並且後續使用原則上也免除多數著作權利上的限制。以 Merkley 於 Wired 上發表的專文為引,其建議以使用限制較為寬鬆的公眾授權條款 (permissive license) 來營建 Open Access 的授權機制,例如採用「創用CC 姓名標示 (CC BY)」的作法來提供期刊、論文、研究資料,讓這些素材 (material) 日後可以被以任何方式利用,只要使用者將原作者名譽與原始出處連結標註清楚即可,這就是一個符合 Open Access 運作的模式。Merkley 於此專文還以 2011 年 Alexandra Elbakyan 設立的爭議案例 Sci-Hub 為引,促大家思考學術期刊付費高牆的建立,是裨益了多數群眾?還是阻礙到整體科技文明的向上發展?Sci-Hub 目前其上積累了近四千八百萬篇學術專論,皆以公開的方式分享給所有使用者,其影響力之劇,導致學術論文出版巨頭 Elsevier 已向其提出著作權的侵權訴訟,然而 Sci-Hub 團隊現階段選擇忽視美國法院核發的禁制令處分,因其網站主機託管於俄羅斯境內,不直接受到美國在地的司法程序所及。這個現狀經三月份舉行的聽證會之後依然沒有太大的改變,不少希望研究成果儘早曝光共享的會員,仍然極高幅度的使用 Sci-Hub 來登錄並分享其相關著作。Merkley 指出,Sci-Hub 這樣對傳統學術期刊管理模式的反動,亦可視為公民不服從 (civil disobedience) 理論的一種實踐,經由這樣的爭議,社會公眾、研究者、政治家,開始聚焦討論一個成熟的社會,是否應該繼續容許公資金挹注或部份支持的研究專案及其相關知識,長期被閉鎖於付費才可取得的學術期刊出版社之後。

傳統的期刊出版社對排拒 Open Access 擴大發展的回應理由大多是:「在審核與發表流程中,出版社投注相當心力在同儕審查、編輯、散布,以增進研究成果的信度與效度,所以這些付出必須要透過穩定的獲利機制來得到補償與維持。」然而,前述這些流程,在目前的數位化科技時代,皆有機會透過建立良好的網站機制,引進群眾共工的模式來逐步處理。更重要的是,透過知識不受限制的被近用與使用,人類科學創新發展的知識來源將不再受限,舉 Albert Einstein 為例,其早期的工作職銜是為瑞士專利局的助理鑑定員,然其利用業餘時間從事科學研究,這些研究成果的累積,終於助其於後創立了現代物理學的重要支柱相對論。所以說,取之於公部門資金所支持的學術研究,依理若是沒有相當確實的反對理由,在這個民智已開的網路時代,也應該要採方便可及的方式,將相關研究成果能夠分享給每一個有興趣參與研究與學習的公眾。目前的觀察是歐美都已朝這個方向前進,相信可見的末來,國內的學術與補助領域也會有相應的討論及配套,值得大家持續觀注這個動態的發展。

----

編譯來源:

1、Vice President Biden: Taxpayer-funded cancer research shouldn’t sit behind walls:https://creativecommons.org/2016/04/22/vice-president-biden-taxpayer-funded-cancer-research-shouldnt-sit-behind-walls/,2016 CC Timothy Vollmer,CC BY 4.0.

2、You Pay to Read Research You Fund. That’s Ludicrous: http://www.wired.com/2016/04/stealing-publicly-funded-research-isnt-stealing/,2016 © Ryan Merkley.

3、U.S. Vice President Joe Biden spoke at the conven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https://medium.com/cancer-moonshot/here-s-what-the-vice-president-said-to-the-largest-convening-of-cancer-researchers-in-the-country-3007bb196dbd#.qlab2ndlv, 2016 © Joe Biden.

4、All scientific papers to be free by 2020 under EU proposals: https://www.theguardian.com/science/2016/may/28/eu-ministers-2020-target-free-access-scientific-papers, 2016 © Guardian News and Media Limited.

----

cancer, cancer research, open access, open data, open policy, white house, EU, 癌症, 癌症研究, 開放近用, 開放資料, 開放政策, 白宮, 歐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