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1 社群(聚)第一場–OCF X CCTW: 創用 CC 好愛聚

報名:http://ocftw.kktix.cc/events/cccomm

時間:10/21(三)19:00 - 22:00

地點:摩茲工寮

活動議程:

主持: singing

錄影:CYJ

文播:ETBlue

CCTW hackfoldr: http://beta.hackfoldr.org/cctw

活動錄影: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4e8nZvjTrTS74Lf7c2cVogyNvG6ERaKP (影片內的教材是測試版,還會再修改)

會後討論: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topic/cctw-general/XeIRkPCySl0

自我介紹

  1. siniging:OCF執秘、CCTWxOCF專案苦主
  2. 呂北:國中老師
  3. 馬克:衛福部研究助理,平常有在用CC的東西做簡報想知道目前狀況跟未來...到底怎麼使用這個資源
  4. Wayne:韌體工程師,本身領域跟maker有關,因為文茵的關係接觸到CC,接著開始參加一連串CCTW的活動,這次的加入是希望能夠瞭解CC往後的發展。
  5. 文茵:我是CCTW的Emily這次跟OCF有合作希望找到更多種子講員推動
  6. 柯俊如:創用CC實習生,官網上面的文章很多是我找資料寫的
  7. 伊莉雅:金融業,接觸bigdata想整合,第一次來參加,緊張..
  8. 憶佳:在大學教有關網路方面課程,之前遇過nchild,在opensource圈,本身也對open source有興趣。
  9. 文男:在資策會創研所,最近的計畫想提供CC,想了解平台如何提供CC的內容授權服務
  10. 陳經理:我是做有關於IT國際證照在技專院校推廣方面,希望未來在創用CC在學校推廣方面,能略盡棉薄之力。                          
  11. 簡翔泰:白天是某電信公司 App team leader,跟CC有關的身份是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理事長,柏強也是理事之一。
  12. mgdesigner:張正一,魔法設計師,是宅宅駭客音樂人,也是維基人,主業是教音樂,也寫程式
  13. ally:之前在OSSF現在轉到CC這邊兼技術,軟體工程師,對open data open culture有興趣,關心CC
  14. 舜玲:跟CC的關連是我翻譯第一版CC的中文(全場掌聲XD)
  15. ETBlue:自願做這次hackpad紀錄的開放文化基金會志工。請大家自己連上hackpad校稿...lol
  16. 上官:維基人,想認真瞭解CC,白天在中小學教育相關的協會機構工作
  17. 明均:以前在教育部CC資源中心(資深CC講員!)
  18. 名翰:是上班族,我們單位沒什麼人知道CC
  19. bob:摩茲工寮管理員、網路是moztw開頭兩個都可以連,密碼是...,後面有水跟仙草,還有善心人士提供的玉米鬚茶,廁所在後面。是維基百科跟OCF成員之一。
  20. nchild:我今天第一次被推坑這樣的活動要主講,專業是不斷的岔題,網路中立性、CC、懶人包。
  21. 冬梅:自由軟體鑄造廠法政研究。
  22. trc:莊廷瑞,今天來觀察。
  23. 林誠夏

教材試講與討論 / nchild

singing: 是否可以用社群的人出去講授何為創用cc, 希望可以有教材, 希望招募講員、成立CC社群

Part 1 著作權介紹

如果你在網上分享內容,你清楚知道自己會不會有事情嗎?

調查:各位有多懂著作權法,五個等級

跟各位報告,我自己介於普通到蠻懂的之間,今天這套教材的草稿希望讓一般人都能看懂,希望略懂到普通之間都可以懂而不會很多我們覺得普通的名詞大家有疑問。

著作權不是自古以來就有的概念

創作不是自古以來舊有權利,有權利跟創作容不容易拿來使用有關係。最早有創作是刻在石版上,當時傳遞的沒才是石版,刻一個石版很難,如果要抄過來要費很大的力氣。在那時代沒有著作權利存在,只有物的所有權,創作本身沒有權利。到印刷製版的時代後,大家要複製創作的成本大幅下降,要怎麼保護上面的創作?這時才有著作權利的概念。最早大家都聽過"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實際上當時用的自有個版的概念,但真著作權英文有copy right,是講copy的權利,copy是動詞(複製)也是名詞(著作),但沒有版權的概念。版權沿用到今天,大部分著作都存在網路上,跟版唯一有關的可能就是平板,還有所有數位的儲存裝置。進入數位時代後, 創作沒有附著在實體的物上面,複製成本接近於零 ,難道著作權利要在數位時代變成更嚴格嗎?如如我

如ˇ要保護他,他要變得更嚴格嗎?可以思考一下。

(圖)台灣碩果僅存的日星鑄字行

(圖)現在大家拿的都是數位裝置

時代演進底下,怎麼重新思考著作權利的問題。

不是每個著作都有著作權利可言,有些著作原本就不受保護,或者比較久遠,就會落入公眾領域,已經不受到著作權保護。

比如說牛頓的數學原理的印刷版,已經沒有著作權保護了,上面可以看到手稿。這本書本身沒有著作權,但拍這張照片的人還是有著作權利。

著作權有兩大類,一種被視為是人格的延伸,另一種是財產。叫做著作人格權跟財產權。人格不能分割、讓與給別人,誰是著作人不能轉讓,但財產是身外之物,財產可以轉讓跟授權。

著作權利保護的是人的著作不受到侵害,沒辦法管到別人是怎麼想。著作只保護我們表達的方式,不保護背後抽象的思想概念。

同樣思想概念可以透過不同方式表達,這樣可以避免思想自由被箝制產生的壟斷狀況。

人才可以主張創作權利,動植物自然超自然生命體的創作都不能認為是有創作權利。

這是一張猴子的字拍照,猴子把相機搶走拍的。這張照片的法律爭議,攝影師認為這是他的財產,但是時上這是猴子的創作。但是時上這是猴子的創作。

他 出來就落入公眾領域,而不法受到著作權保護,所以就被維基百科收錄。

雖然著作權沒保護這些但還是比想像中厲害,他把所有權利都保留。網路上常見、每天從事的行為都被包含在內,像是

(電腦卡住!lol)

看網路、資料備份、翻譯中文、轉貼、改圖、下載,都是原本著作權人的範圍內,沒授權的狀況下就是不能做,就有侵權可能,約定不明的狀況通通認定為未受全。

既然網路已經降低創作跟利用門檻,剛才做的那些事情可能滑鼠點一點馬上就侵害了彼此的權利。

在分享別人的創作,或拿別人的創作來改作時,真的有取得授權嗎?

沒取得授權的狀況下,可能有合理使用的空間,在一定程度內利用著作,或利用行為符合社會公益。

(簡報又卡住惹XD)

(發仙草)

為什麼符合社會公益是合理使用?因為著作權法的原始初衷,除了著作權利外還有調和公共利益跟促進國家社會發展。著作權法並非只是在保障著作權人的權利。當考量利用行為是否營利、利用比例多少、有沒有市場價值、利用原因等,可能被認定為合理使用。

當有法律爭議實是教由法官認定,還要考量是在合理範圍內,對一般人士難上加難,沒把握合理使用就得先取得授權。

這是個二分法世界:不是侵權就是授權。面臨的不是侵權訴訟刑罰和解金,要不就是獲得授權,獲得授權的情況下雙方要談妥地區時間內容利用方式,要完全沒風險就是不要利用著作。

(圖)這是用CC分享的著作授權方式,有人事時地,最簡單的做法要把這些條件談妥,這方式很難第一次上手,如果雙方都不很懂要搞很久。

像是這兩個人都戴上友善面具去談授權,A說我要blah,B說條件是blah,

授權搞得我們好亂,授權跟被授權的人都是。這時候夠呈現在的著作權法有沒有辦法適用於網路時代的問題。為了避免剛才法律風險、把授權麻煩簡化、把失去的樂趣找回來,就到CC上場救援的時候。

Part 2 創用 CC 介紹

有CC後可以沒事多分享、多分享沒事。

他的存在不是為了取代著作權,而是要發揮著作真正價值。

有沒有一種又懶又沒有法律爭議的分享創作方式?有,就是創用CC。他最重要的特點是部分權利保留而不是所有權利保留。他不是限制特定的人、地區、時間,對所友人一視同仁。

主要用意是如果要配合五十代去修改著作權法很困難,但透過民間自力救濟串連方式來扭轉著作權法不適用於網路的情況,增加著作利用的誘因,讓著作可以在全世界流通。如果把著作保護到及置於法發揮最大價值,只有讓他在全世界流通著作的價值才能真正發揮。

把所有權利保留大家會綁手綁腳或冒著風險。

這是國外媒體文章,背後用的底圖是bobchao,bob根本不知道他的著作被這篇文章作這麼契合的利用。這個著作的價值就比留在bobchao手上發揮得更大。

創用CC要做到得很簡單,就像為你自己的創作發一張名片,對全世界介紹,降低利用門檻。名片上項目很簡單,不一定要有作品名,一定要有作者名稱,還要有網址、授權條件。

授權條件該如何選擇?如果有創作,可以為自己的創作選擇授權條件,他透過四項組合:

這四項條件可以產生多少組合?數學好的人可以算一下

(16種)

但真正產生的授權組合只有6種,為什麼?BY是必選,SA跟ND不能並存,因為禁止別人改作,還要讓改作用相同方式分享是矛盾的,所以只會有6種不同的授權組合。根據這些授權組合從開放到不開放排列,可以排出這樣

(光譜)

剛才沒介紹的CC0

(眾:連名字都不用)

明明是受保護的著作,但把他當成公眾領域給大家利用,在法律規定的最大範圍內都拋棄,簡單說CC0就是佛心來的授權。

光譜左邊這三個(0 ,BY ,BY-SA)是符合自由文化的授權,在自由文化圈裡面不要限制別人改作...

右邊的這四個,..

這是採用國際創用CC總部( https://stateof.creativecommons.org )的觀點,但國際有個開放教育資源組織,在他的觀點中如果你的教學資源拿給我不能改作,他認為這是完全不開放不自由的。

所以教育的觀點是只要有ND就認為不是開放的授權。所以在不同觀點下排序可能不同。

當我們採用這樣的授權,最大好處是所有苦工都有人做好,原本要擬定法律條款、現在CC已經寫好,讓專業處理,法律條款真的不是人能看的,人看得懂的是圖示。

還有機器可讀的程式碼,可以透過官網取得,可以在網頁上嵌入,讓機器自動判讀。這也是現場某位朋友做的圖,在服貿期間被廣泛引用跟改作,這張圖採用WTFPL,do what u want public license,但是WTFPL沒提供機器可讀的條款,所以在google search中這張圖會不見,因為沒有機器可讀的程式碼。

Part 3 如何使用 CC 授權

標示授權的方式可以用文字、圖片可以從官網取得,把CC字型安裝在電腦裡面可以打出、html碼可以從官網取得、office有外掛程式可以幫著作產生CC授權標示。如果網路服務支援也可以,像是flickr跟youtube的內建設定。

剛才提到CC BY後面為什麼有4.0,文字標示有特定格式

CC BY是必要的,後面有選擇性條件,更後面是版號。他會改版,通常我們會用新的,新舊版本可以向後相容。

每個語文版本效力是相同的,但原本在3.0時各地有做本地化條款,因為各地法律規範不同,本地化可以隨著法律修改。

但4.0後,CC總部認為只有英文版有(國際)法律效力,其他語言是翻譯。所以有些停留在本地化的用3.0。

使用CC授權作品的方式,一、先依據利用方式搜尋條件,依照對方指定的方式進行姓名標示。有個選擇性的步驟,可以在使用別人的素材時對他用CC授權的宣告做存證,這樣萬一日後有法律爭議,或無法證明授權關係時,可以證明你當時有看到宣告。

CC授權是沒辦法撤回的,為一日後公開的授權方式有變動,你可以提出當時的存證。

可以透過授權官方授權精靈跟素材搜尋。

還有社群的人認為這不夠簡單,所以友人發起開放授權小幫手,回答兩到三個問題可以知道怎麼選擇授權。

一般網路服務,大公司提供的通常都有CC的支援,比方說搜尋google圖片,有搜尋工具可以展開,其中一項是可以選可否修改、可否商業使用,剛才服貿圖因為沒有內嵌這個程式碼所以會被濾掉。

Flickr也有內建CC授權支援,可以選預設值,也可以針對個別照片或照片集選不同的設定。

(解釋Flickr操作)

Flickr上有創用CC專區,全都是CC作品,可以設定條件。搜尋時就算不到專區,透過全站搜尋還是可以選

YouTube也支援創用CC,但沒包含六種授權,只有CC BY一個選擇,不然就是標準YouTube授權。你的任何影片上傳時可以再授權選項選擇,或者設定你的帳號的預設值。

別人來看你的影片底下會多出一個「混合剪接」的功能,是YouTube內建的,這是YouTube影片編輯器,可以透過他簡單剪接,使用時右邊有個搜尋框可以選CC素材,把別人的CC影片直接多放到你的影片編輯器來剪接,不用擔心會侵權,因為YouTube上CC都只要姓名標示。剪接完成YouTube服務已經幫你把標示都做好,可以連結到原始影片。YouTube上搜尋時,有篩選器可以選用CC結果。

在看Youtube影片時,底下展開可以選授權方式,點擊後blah

(解釋Youtube操作)

(介紹slideshare)

(介紹cc mixer)混音素材,只有CC0、CC BY、CC BY-NC三種

(介紹the noun project)所有圖像不是CC0就是CC BY

下載時可以選擇購買,就連姓名標示都不用。

Part 4 CC 案例

(進入實例介紹)

維基百科是全世界最大的線上百科,已經超過三千四百萬條目(中文超過84萬條),網站上所有文字內容是CC BY-SA,但圖片或媒體檔案要點進去看。

g0v是開放資料、開放源碼社群,常見CC0 CC BY

實際授權可以到hackpad看。像是萌典,把教育部線上字典不太好用的網站改成一個好用的網路服務,還有各種不同app版本,還加上台英德客語發佈。都採cc0

教育部有良好回應,覺得民間做的東西他們都沒想過,發現自己開做好資料就好,後來就把資料都開放授權出來。

g0v專案你被服貿了嗎,一般人很難讀懂服貿協議條文,也不瞭解你的行業跟他的關係。這服務透過公司統編跟名稱,找到你公司跟服貿的關係,還有白話翻譯跟原文對照。他的非程式碼內容,包括翻譯米糕,都是 CC BY

上個月剛出爐的政府開放資料授權條款,改成比較符合民間期待的版本,在場有些人也是政府諮詢對象,做了重大變更之一是他跟CC4.0條款相容,未來不管政府開放資料條款怎麼改只要符合CC姓名標示,都可以相容。

這份簡報上的CC圖形是用CC字型打出來的,字型本身用BY授權。

專業的3D動畫,用Blender製作,也是全部CC BY釋出內容。

還有初音未來,日本有豐富的同人文化,甚至日本CC跟同人誌的作家一起推出一個同人標章,只要有貼這個標章,就可以拿去改成同人誌。如果改作就等於侵權那同人誌文化會受到傷害。同人標章是跟CCJP合作,出因為來本身是CC BY-NC釋出。

全世界數一數二idea分享活動TED,全球大會入場門票今年是8500美金,台幣27萬,一票難求,但不需要到現場,所有影音都放在線上CC釋出。

全球之聲透過協力的方式報導主流媒體忽略的議題,所有內容透過BY 3.0釋出。

個人案例,網路知名部落客異塵行者,FB粉絲跟G+追蹤者都很龐大,他所有著作內容產出都還是用CC BY-NC-ND 分享,即使他出書了,書本的內容也是在部落格上以開放條件分享。創用CC並沒有妨礙商業利用。

全世界各地有開放課程發展,很多學校教育的替代品已經產生,像是MIT或史丹佛大學或台成清交都競相提供,把課程內容開放出來。MIT已經開放2600項內容,目標是全部。這可以扭轉高等教育資源缺乏的問題,高教費用龐大是因為實體的教師跟教室,如果轉化成數位教學資源,就變成成本接近於零的方式。

Part 5 CC 常見問題

我來問各位能不能回答出這問題,有意願回答的話在現場會藉由贊助摩茲工寮送紀念品

官網有常見問題但很多,社群有FAQs,今天的問題是透過這兩個來源挑出的。

問題一:用CC條款釋出作品有什麼好處?

呂北:增加創意的散佈

上官:現在多少人讀過維基百科?(大家都舉手)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對你有好處?維基百科是CC授權的網站,你來當編輯志工,就可以提供大眾使用CC作品,可以讓好處變更大...完全是自我推銷...歡迎成為維基人

孝先:沒有標準答案,只是提供方向讓大家思考。創作本身不是鎖在保險庫,應該有某種方式讓他更容易散佈,原本是符合人性、開心的事情,但在著作權法架構下變成痛苦的事情。可以把失去的樂趣找回來,後台條文也都有人幫你搞定。

問:猜,有多少件CC著作已經在網路上流通?

singing:100萬

上官:兩億...

眾:六億

10的15次方...京?一千兆

(這爆表非常多)

孝先:現在已經被總部認可的保守估計已經有八億八千多萬著作

上官:好吉祥喔

第二題:用CC後怎麼賺錢?

明均:要賺錢不該用CC,用CC自己要區分版本,全部CC後可能賺不到錢,自己要行銷上區別

呂北:捐款

上官:歐洲博物館技巧是百年珍藏名家畫作釋出給維基共享資源,用低解析度圖片,高解析度還是要回到自己網站,維基會導流,讓大家知道原作在博物館,可以導引網站流量跟提升博物館知名度。

明均:jamendo也是下載低音質的免費,高音質的收費。jamendo是音樂平台。

孝先:其實授權條款跟商業模式是兩件事情。就算不用CC純粹著作權保障也沒辦法過著作權來賺錢,還是要靠商業利用,所以其實是兩件事情,採用CC跟剛才朋友說的一樣,不是鎖死商業利用,而是透過分版保有...

雖然不是採用CC,但採用類似CC方式分享的著作,人體使用手冊,最後他出實體的書內容跟網路一模一樣,還是佔據暢銷第一名很多週,好的內容在網路上散佈是將來行銷基礎。所以還是要看那邊有價值、你自己有多依靠市場價值...

問:要去那邊登記作品才能用CC授權?

答:不用登記,其實CC跟著作權保護創作是一樣的概念,著作權保護也不需要登記,著作完成時自動受到保護。但還是可以讓第三方服務來認證授權條件,比方說register commons這類服務,把著作登錄,讓第三方服務可以對利用人產生信賴的關係,確定你真的是權利人。

問:該如何選擇使用哪種CC授權?

這問題只有你自己才能回答,CC有六種,不知道的話可以先講不傷身體再講效果,可以透過官網,或先嘗試小範圍開放,獲先採用不怎麼開放的條款來適應,再採用更開放的條款。

問:要怎麼知道哪些人用了、跟怎麼使用你的CC作品?

上官:把你的東西放在比較大的平台,像是Flickr,他會告訴你流量,還有多少人用了你的嵌入碼,可以放網站上用GA追蹤

孝先:其實現在沒有很好的方式可以做這件事,因為不要求利用人回報狀況給權利人本身,即使受著作權保護的創作別人親也不見得知道,可以用片段性方式找到他,像是google以圖搜尋去比對,但機器有機器判讀限制,甚至利用行為不見得在網路上,除非在路上碰到不然...這種情況下,可能方式是創作者主動釋出善意,在著作旁邊放上一些可以開放編輯的文件,讓別人把衍生著作放在這邊變成目錄。當別人來找原做,可以順便看改作有哪些、順便替改作打知名度。但無論如何都無法窮盡找出別人的利用。

問:曾經採用CC授權,想要撤銷,可以嗎?怎麼做?

singing:不能撤回,也無法通知已經用了的人

孝先:因為是對網路上不特定人開放的授權,沒有期限地區...就算想撤回也無從撤回起。如果利用別人CC著作,如果別人可以任意撤回但我不知道,我會從合法突然變成侵權,這是很不合理的。為了保障大家對制度的信任,CC授權是不能撤回的,就像是張泰山的頭髮或者吃進肚子的炭烤三明治

問:是否運用CC素材就不用付錢?

答:不一定

答:你也可以付...

孝先:授權範圍可以自由使用,但授權範圍外不一定,但即使授權範圍內也可以捐贈。

問:使用CC著作出問題誰要負責?

孝先:理論上應該減少很多法律爭議,爭議通常來自對CC內涵的不理解,台灣CC會收集各種爭議案例分析避免風險。

問:無法遵守授權條件但仍想使用作品?

答:只好再跟對方講看他願不願意。有些店家把這個考慮進去,每張圖支付一點金額可以任意使用,這網站的商業模式基礎建立在連姓名標示都不願意的人支付的金錢上。

問:禁止改作的著作是不是不能轉換格式?

這是很有經驗的講師提供的問題,看到ND會誤解,但其實格式轉換不會改變創作內容,比方說簡報從keyote轉pdf都不是新的創作,只是格式改變,所以可以。禁止改作只是避免產生新的創作,因為產生新的創作,改作者是有著作權的,但原創者不希望著作權流到別人手上。

問:想在自己創作中採用SA著作,是否代表自己的創作該用相同授權?

得先定義引用行為,真正答案是不太一定,如果引用別人的創作整個創作就變成SA,如果一篇文章裡面配了一張風景圖,這個風景圖要SA,但跟我文章的創作是可以分離的,我可以用其他的圖來代表文章要表達的,有沒有這張圖跟我的創作本身不相干,此時就可能不需因為圖片使用導致整篇變成SA。

我能為CC做什麼?這是今天的重點

直接方式:用CC授權釋出、使用CC作品、推廣CC概念、參加CCTW社群變成傳教士,就像等一下要討論的

(置入行銷!)

以上簡報也會以CC BY釋出

裡面的所有素材也是CC授權

singing:

孝先試講了教材簡報,現場開放討論

舜玲:

澄清,現在是不能事後撤回,如果在撤回前就已經利用,會因為他撤回影響利用行為適法性?應該是不會

孝先:

理論上CC是不能撤回,但實際上用那些服務都可以再改授權條件,如果無法證明當初用他的條件,就可能產生法律爭議的風險。例如我用了一張CC BY的圖,但我用了以後你改成CC BY-NC... 如果無法證明,可以自己存檔。

??:著作權跟CC授權兩個都可以使用,如果CC授權跟著作權有抵觸?

孝先:著作權跟CC不是互相取代的,是在著作權下更簡易的方式,所以沒有衝突的問題,只是簡化授權過程,只要認得幾個圖示就可以做授權動作,背後的基礎是著作權。

問:著作權有時間效力

答:如果沒有CC授權但我跟你簽約是說我永久授權給妳,但是我後來反悔,即使有這個合約存在。此時就會產生你說的狀態。這跟是否是CC無關,只要我想違約我就做這樣的事情。CC是幫你在不用跟別人一個一個談的狀態下幫你處理。

上官:台灣的CC法律爭議實務上有多少人因為CC爭議進法院?

誠夏:台灣沒有,但美國有個訴訟案,有個商業雜誌去Flickr上下載CC圖片,圖片是BY-SA,原作者認為不可以但雜誌說SA沒有限制NC。後來著作人說你整個雜誌都該變成SA,CC HQ意見是SA發生在「衍生著作」,要根據原本著作才做得出來的改作。但另一種型態的著作是「編輯著作」,目前CC HQ跟法官態度是如果是編輯著作的話,應該不會啟動SA的效力。他不會影響整個編輯著作都變成SA。這個作者有提出訴訟,法官告訴他只要有做好姓名標示跟提供原始檔案給雜誌使者,他就認為是合法的。我以SA是可以商業利用的,跟GPL一樣,像是linux kernel全世界都在商業使用。很多人誤解SA不能商業使用是不對的,要下NC。目前這是全球首例。

種子講員培訓 SOP 草稿討論 / nchild

singing: 期望培育種子講員,目前有草稿

nchild: 我想到有吸引力的title是傳教士

希望後勤的社群很大,裡面只要任何跟CC接觸、創作人利用人都算大家庭的一份子,但希望可以多位授權做什麼就可以加入授權社群,參與之外有一小群人可以負擔演講邀約的需求,所以才會有今天的教材規劃,希望可以培訓出CC傳教士。great power with great responsibility,有些條件,一來需要有主觀意願,在討論要不要做COC,客觀條件後面會介紹,還有真正要成員CCe的步驟。

客觀條件希望可以安排進階的課程,實際著作權比剛剛講的複雜一些,所以要懂得比剛才講的多,所以會有課程安排,讓大家瞭解的程度變成一致。還要考量有沒有相關經驗,原本就是CC使用者,有開放授權出著作,或者常常用別人的著作,剛才講的服務自己會用之外能否交會別人使用,還有實際演練。

步驟:社群推薦、社群初步檢核、測驗對CC跟著作權的瞭解、最後有個評量真正成為CCe會邀集一個panel由CCTW跟OCF計畫人員已經具有CCe程度以上的人來評量,安排及時問答跟現場短講等,所有這些步驟都由CCTW的人在背後指導,運作方式也要得到他們的認同。

各位應該已經都是後勤社群的一塊了,因為你在這裡跟我一起討論產生CCe的機制

上官:很多人邀種子講員時有帶著那個組織的需求,例如中華電信辦了一個帶大家錄影片的活動,所以種子講師到底訓練到多深,可以把這些人的問題都不會打高空的解答?如果真的那麼厲害的話,好像要花很多時間。如果是樣版式的東西比較簡單,但各組織有他們具體關於著作權的案子,如果來問我,也許有演講的常見問題集可以分享。那東西就算不知道但可以帶回來討論。也許要建立一個實習講師的東西,實習到一個程度以後可以成為正式的。時講師可以說歡迎提問但不一定能現場回答。

維基台灣常常接到有人要授權的需求,想透過小食基共享資源捐他自己的作品,因為他是畫家,想捐一些到共享資源,但共享資源如果這張畫很明顯有著作權,他要求有OTRS掛號單機制,要有個證明系統,用email證明授權是CC授權給為基共享資源,這個OTRS服務過去一年接到一兩次,這部分會遇到。以前有困擾,前兩年遇到時不知道維基的總部到底志工是誰,也許申請很久沒有回應,就會不知道怎麼跟台灣畫家回覆。都照著SOP但沒人給我們東西,最近比較知道是誰做這件事情如果友人有需求可以做。

CC 大使!

MG:不明白種子講員,到底是像上官講的友人來邀去講,還是主動出擊...

閃電秀

目前有報名的題目:

台灣知識種子計劃 / 上官良治

https://www.facebook.com/WSOTK?fref=ts

大家有空來按個讚,結束~~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跟維基媒體基金會合作推動維基社群推廣,希望台灣的知識台灣人該知道的內容台灣學者的力量可以放到全世界最大平台,尤其中文知識內容,現在系統性的,有開過醫學每週、女性每月、有四五個計畫,歡迎先從按讚開始

CC license chooser / ET

因應 CCHQ 要改版 license chooser,做了 wireframe,預計把內容流程整理到 gsheet 後讓大家一起討論

hackpad CC License Chooser

github https://github.com/CCTW/chooser

mockup https://app.moqups.com/ETBlue/ykkQxJFoqn/view/page/a7418afc6

上官:wikimedia 有要做上傳教學

et: 可以跟 license chooser 結合, license chooser 希望不要自己 hosting 想要上人選玩授權同時上傳到第三方

CCTW mediakit  / ET

logo https://github.com/CCTW/mediakit

jingle https://github.com/CCTW/cc

The List 關心自己也關心別人 / BobChao

http://www.creativecommons.org.tw/blog/20150702

我是柏強bobchao剛才在畫面上看到,個人搜尋別人用我的圖,按理說很常發生如果別人在網路上用圖片都會負網址,所以用google link:本來的網址都蠻有機會可以找到

今天介紹the list,我也是為基的理事之一,今天為基每個來的都要打廣告,為基在ndroid跟ios有個為基共享資源,他是wikimedia commons收集公眾授權素材的網站,網址:

是一個app可以拍照然後直接上傳成為8.8億的一份子,android還是有apk可以抓

可以拍照上傳上去。

the list 也是一個讓你把自己照片釋出的東西,今天是回到未來日,我看過影片但我還是買了...如果你要照片可以互相幫助,這個app讓大家做這件事情,按下...

Open Business, then what? / 誠夏

剛才孝先講到怎麼用CC賺錢,這個問題全球CC社群都在想這問題,如果你要用開放方式做生意,在CC方面的進展,我接觸到這議題是兩年前阿根廷CCsummit講CC bussiness model,早期的商業模式是用低解析度NC放出,這次在首爾的議程很多跟bussiness有關,今年開始CCHQ討論怎麼創造商機,應該要能造成產業循環。簡單說這次首爾議程很多跟商業有關,議程表有探索open business model跟fair use跟ob產生的交集,如果今天跟os專案一樣產生一個CC作品,但更新速度很快,可以產生一個像是linux的集合作品可以改得越來越好,有些規模式經濟。CC現在全球很大作品wiki不能商業使用因為他們宣稱不能商業化,open source求真,CC有個慣用語是以善意換取善意,我在OS領域看這麼多年覺得一點不和諧,技術領域的王道就是我技術比你好就可以修理你,wiki條目有錯可以改。但美感是很天生的,我怎麼改你作品?這是個問題。還有明明是騰訊說適用CC授權,說是CC他不一定是CC。open source可以知道commit的是誰所以真的可信,但CC目前沒這個平台。兩年前在COSCUP講open hardware很多人用CC條款釋出,製成實品是實施不是重置所以製作權沒有效易。3d列印透過CC條款加上plug-in license可能讓CC條款產生拘束力。順便幫好朋友打廣告,CCHK愛好者有朝這方向發展,最後受COSCUP薰陶簡報一定要有貓。謝謝。

singing: 接下來自由交流,感謝今天參與,謝謝維基,每個talk都有維基...感謝摩茲工寮提供場地。

梗全集

上官白紙

MG:你以後就叫上官白紙好了

舜玲:你這張白紙其實是再生紙吧?

(鼓掌通過)

會後意見收集

討論串 https://groups.google.com/forum/#!topic/cctw-general/XeIRkPCySl0

演講 Part 1 著作權

wayne: 一開始的分級調查也滿好的

ET: 一開始請觀眾舉手回應講者效果很讚,是非常標準的簡報暖場方式,這招可以讓講員們都學起來 XD

wayne: 循序漸進的詮釋Copy Right與CC的誕生(石板-印刷製版-平版),能夠讓麻瓜們略知兩者所扮演的角色為何,覺得不錯至少我聽得懂。

MG: 有觀眾提到CC授權是不是著作權法的敵對?也許用經過律師反覆推敲而成的「合約懶人包」解釋會更容易讓人了解 - CC授權不用每個人都僱用律師,針對每一個被授權人撰寫又臭又長的合約。

演講 Part 2 創用 CC

wayne: 光譜這部分昨天好像有聽到一些因觀念不同會導致的爭議,不過對麻瓜來說能了解到因為標章組合的不同可能會影響其開放性與封閉性的程度,這也是一種觀念的建立,至於光譜中後的組合會因觀點不同而導致排序不同的部分,或許只要口頭說明就好不必真的排列組合給大家看,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不過前三個(0 ,BY ,BY-SA)是符合自由文化的授權,對麻瓜來說也是不錯的觀念輸入,而後面的組合會更嚴謹(封閉?)再口頭說明嘍~

ET: 身為作者,用那張服貿圖 WTFPL 授權的例子來解釋 CC 的機器可讀性,讓我非常印象深刻 XDXDXD 要來找時間把圖片重新上傳到 wikimedia 了

演講 Part 3   使用 CC 方式

singing: 在如何使用CC授權的章節(Part III),建議用只用螢幕截圖及提供功能查詢的關鍵字,取代實際上網操作,因為在簡報的時間限制下,帶著別人手把手的操作,觀眾好像會不太容易跟上,又沒辦法全盤講解清楚平台上的功能,也會有畫面切換問題的風險...等等

演講 Part 4 CC 案例

演講 Part 5 常見問題

ET: 覺得演講完最後反問聽眾學會了多少,這方式很棒,聽完馬上動動腦,回去印象應該會很深刻

整體演講技巧交流區

  • 演講時的用詞選擇
  • bob: 我自己比較不會要求語彙要多精準,當然產生誤解就不好,所以如果以後還有機會講,我可能會努力避開法律用詞。(我故意的。我覺得已經對法律有所瞭解的人,給予精確用詞比較好;但對法律尚未了解的人灌輸精確用詞,會讓他很糾結在文字上面 -- 這不見得不好,但這份演講的目的是在一個半小時內讓本來不懂的人喜歡上「分享」這個想法、並且對著作權的狀況稍有了解,而不是變成著作權專家。)我以前也是用很多法律用詞啦,所以這邊我沒把握會比較好,或比較不好。

    wayne: 認同Bob提到的這點(這份演講的目的是在一個半小時內讓本來不懂的人喜歡上「分享」這個想法、並且對著作權的狀況稍有了解,而不是變成著作權專家。),假如定調是如此的話,這份簡報的內容對我這個麻瓜來說其實是okay的,不過因為我本來就不懂,所以會認為講者說的“都是對的”,就算講錯我也不知道,可見傳教士的責任很重大,不要讓麻瓜們誤入歧途了XD。至於用詞的問題,當然太多的精準法律用詞是會對麻瓜們不友善到是真的。

  • 不同的演講場合
  • bob: 風格上可能因為昨天的場域,是用比較適合對一小群人分享的方式。不過考慮到演講經常可能是 100 人左右,不知道會不會有啥差異。

  • 演講效果測試方式
  • bob: 以後可能需要找麻瓜來測試,昨天參與的人都知道得太多了 

    wayne: 昨天的演講內容對於我這個麻瓜來說淺顯易懂且獲益良多

  • 推廣CC的梗
  • MG: 推廣手法技術角度,講題梗的方面:其實,簡報一開始的標題 CC "Evangelist"  <--這個其實可以更有梗。動漫界有一個非常有名的經典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Evangelion,Evangelist跟Evangelion才差兩個字(其實意思已經很接近了),而且第二頁,我記得是一個三層的網狀圖,剛好很像該作品影片中的「AT立場」,稍微改一下標題的字型顏色風格,還有第二頁線條的配色,剛好會讓人聯想到Evangelion 。講題後面有提到日本動漫同人誌的改作,這其實也是中日台港網路上最容易看到的集體共創的產出型態,介紹時,用更貼近聽眾的梗,可以更為拉近跟觀眾的距離。

    種子講員相關流程

    bob: CC HQ 有要推認證,但可能 2017 才會釋出,草稿: https://docs.google.com/spreadsheets/d/1gJE3y4F-a5p_wOB1RR_zBhXmZLGodVSQOytwkp1_D98/edit#gid=0

    上官: 除了傳教士以外,也可以用 CC 大使、實習講師等頭銜

    wayne: 如果在接到演講邀約後,先做一次分級調查,是否有助於傳教士的派任選擇?(如現場調查結果是滿懂,不知道麻瓜CCe會不會被打趴XD)

    et: 除了傳教士以外,上官白紙還有提到實習講員、大使等詞彙,nchild 也覺得大使不錯,我就用大使這個詞,根據 SOP 投影片寫了野生的大使養成 SOP 細節,還需要再精簡,變成可以今年內產生合格大使的規格 XD

    hackpad https://cctw.hackpad.com/training-speakers-from-community#:h=10/22-野生初稿 

    閃電秀:open business

    MG: 維基百科採用授權為CC-BY-SA,並非禁止商業運用,而是允許商業使用的。從維基百科建立以來,世界上一直有廠商或者社團法人單位印製維基百科的紙本選輯來銷售,或者做成加值的電子器具等。

    ET: 我先前有幾年工作是接醫學繪圖插畫的案子,去年開始想將非專屬授權的醫學繪圖作品,連同原始 .ai 繪圖工作檔,以 CC BY-NC 授權釋出。凡是非營利用途,皆可免費使用,或下載繪圖工作檔自行修改客製。如果需要客製圖片又沒辦法自己動手,需要委託工作室處理,則另收服務費;如果需要商業使用,則另收授權費;收費將捐贈開放文化基金會,捐贈比例與流程待討論... 如果有乖乖執行的話也許也是一種方向 XD 

    hackpad https://drblue.hackpad.com/ZZQnYvpY5CF

    閃電秀: license chooser

    et: 因為 bob 在全球峰會聽到 CC HQ 想重新設計 license chooser,我有做一個 mockup,會後聽到上官再生紙說 wikimedia 的教材教人家怎麼上傳檔案同時選擇授權,就想到 CC HQ 的開發文件裡有提到 license chooser 需要可以選完授權後直接上傳檔案,但是要傳到 3rd party 不自己 hosting,兩邊好像完全可以結合 XD 

    再生紙提供的 wiki cc 教材 hackpad CC